韩再芬,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梅戏)。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安庆市文联主席、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等。作为我国黄梅戏的领军人物,韩再芬代表一直致力于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与人才培养,形成了“再芬黄梅”品牌特色的管理框架和文化特色。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2019年3月10日,韩再芬代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安徽安庆,是黄梅戏之乡,流传着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1978年,刚满十岁的韩再芬参加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的招徒考试被顺利录取,成为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十四岁的时候,她就在团里挑起了大梁,担任《莫愁女》主角。“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才让戏曲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我与最热爱的黄梅戏结下了不解之缘。”韩再芬代表说。这是2019年3月10日,韩再芬代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2005年,韩再芬临危受命,担任国内第一家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迎难而上,通过复排经典剧目、创演新剧目等方式,赢得了口碑和声誉,受到众多黄梅戏知音的追捧,顺利完成了从一名专业的黄梅戏演员到剧院管理者的身份转变。这是2010年7月,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招收一批青年演员成立再芬黄梅青年团,韩再芬代表亲自为演员示范动作。
“黄梅戏是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再芬代表说,“我理解的非遗,是祖祖辈辈用他们的智慧所凝结起来的一种艺术。它里面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深挖和学习的东西。”从艺40余年,弘扬传统文化一直是她永恒不变的追求。作为我国黄梅戏的领军人物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表演过《天仙配》《孔雀东南飞》《孟姜女》《桃花扇》《女驸马》等剧目,凭借着清丽婉约的唱腔,扮相俏丽的舞台形象,她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是2012年,韩再芬代表在三部委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的活动现场和年轻大学生进行交流。
2011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民俗研究中心邀请,韩再芬代表率领三十六人访演团赴美访演,在国会图书馆做了专题演讲。她的演讲和访谈,以及历年演出资料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永久收藏。这是继梅兰芳之后,又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戏曲艺术家。这是2011年11月2日,韩再芬代表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以《百年黄梅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戏剧》为题作演讲。
“以前,不识字的人也可以通过看戏得到艺术享受,受到忠孝仁义等价值观的熏陶。现在,虽然人们有了非常多的消遣方式,但是黄梅戏还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韩再芬代表说,“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践行着传承黄梅戏的责任,希望把这样一种好的,有价值的艺术传播到各个地方,送到人们的心里。”这是2018年4月2日,韩再芬代表在排练现场为演员示范动作、打磨细节。
除了表演《女驸马》《天仙配》这样的经典剧目,韩再芬代表认为,“我们要传承黄梅戏的传统,同时要对黄梅戏进行创新,让黄梅戏与当代生活对话。”在“一戏一品格,一戏一样式”的艺术理念指导下,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成功地创作了《徽州女人》《公司》《徽州往事》《寂寞汉卿》《靠善升官》等大型新戏,形成了“传统韵味,现代审美”的独特风格。这是2018年4月2日,韩再芬代表在排练现场指导排练《女驸马》。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韩再芬代表一直身体力行,扩大黄梅戏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我们剧院有100多人,每年要演400多场戏,有的进校园,有的在市场,还有的是在固定的演出场所。”韩再芬代表说,在推广黄梅戏剧种上,整个剧院做了大量工作,还运用新媒体途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黄梅戏。这是2019年3月3日,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在武汉剧院进行演出,江李汇、谢军、陈邦靓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在剧中担纲主演。
“文艺创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文艺作品,承担起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韩再芬代表表示,今年,她所在的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将继续响应国家的要求,走进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并了解传统戏曲。这是2011年5月20日,由韩再芬代表领衔主演的经典剧目《女驸马》在中国科技大学东区大礼堂上演,1800人的礼堂被3000人挤得水泄不通。(光明网记者季春红 郝魁府 剪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