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代表连续多年关注海洋生态保护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建议国家应在海域和滩涂使用上为大型海藻栽培划出保护红线。图为2022年3月4日,人大代表张立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供图)
张立祥说:“中国是海藻栽培大国,在海洋里栽培大型海藻,相当于陆地上的植树造林,需要警惕我国海藻栽培出现的边缘化趋势。”图为2022年3月8日,人大代表张立祥在小组会议上发言。(代表供图)
张立祥遍访农户,用自家房子抵押贷款,与村里没能力出海的困难户结对认亲,率先近海养殖了100亩紫菜,取得良好收益,带起了一个产业。图为2012年1月2日,张立祥(中)和紫菜养殖户一起插网绳。(徐传宝摄/光明图片)
张立祥介绍,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现了海带的全人工栽培。此后,在70年代实现了紫菜和裙带菜的全人工栽培,在90年代实现了龙须菜、羊栖菜等大型海藻的全人工栽培,大型海藻栽培长时期在海洋渔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图为张立祥(中)深入渔船生产企业开展调研。(徐传宝摄/光明图片)
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沿海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港口建设、临海工业、滨海旅游等方面的发展都与传统的大型海藻栽培在海域使用上产生了一定的冲突,海藻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权重逐渐降低;大型海藻栽培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对新形势新问题缺少应变能力。图为张立祥在船头给渔民党员讲述党史故事。(朱华南摄/光明图片)
张立祥在人大建议上还写到,大型海藻全人工栽培的历史仅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良种化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海洋植物截然不同于陆地植物的难题。大型海藻藻栽的抗病能力日趋减弱,产量和品质严重下滑,整个大型海藻栽培出现迅速萎缩现象。建议有关部门从保护大型海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安排专项资金,调动多方面研发力量攻关,持续开展人工栽培海藻的抗病能力、良种选育和培苗技术研发,尽快补齐“海上粮仓”苗种短板。(代表供图)